本校校區遍布台北、基河、桃園、金門、美國,台北校區包括:管理學院、傳播學院、法律學院、國際學院;基河校區包括:在職進修、進修推廣;桃園校區包括:教育暨應用語文學院、資訊學院、觀光學院、設計學院、健康暨醫學工程學院、社會科學院、金融科技學院、國際學院;金門分部包括:實作教育─移地教學、實作教育─海上樂園、僑委會海青班;美國分校包括:新媒體暨傳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刑事司法碩士學位學程。在此波數位變革引領下,整體環境隨之驟變,如何營造符合大趨勢變革之教育環境,是學校未來在校務發展需面對的嚴峻課題。本校校務發展規劃、實施與管考,除既有之組織架構外,特於104年6月成立校務研究辦公室(IR),藉由強化數據為基礎之系統化分析,精進校務發展、強化學校競爭力。113、114年度之校務發展計畫秉持一念(人之兒女、己之兒女)、三化(專業化、卓越化、國際化)、十力(道德力、知識力、體能力、群體力、美感力、企劃力、溝通力、科技力、國際力、就職力)之教育理念及目標,強調「全球知識在地化、在地知識全球化」及「知識產業化、產業知識化」思維,前瞻性因應外在環境挑戰、及形塑適性學習環境,擬定因應數位大趨勢之校務發展策略,以培育具新世代特質且能與創新產業接軌之人才。
數位新科技衝擊為影響學校發展之重大因素,校務發展策略為能及時因應全球趨勢變化,促請各學院商討各院專業發展內涵如何掌握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化、移動化、雲端運算及互動技術等外界環境變化,研議教學、課程之轉型與研究領域新議題,期望校園教與學能與產業需求有更緊密結合,產研之質變及教學創新能具有大趨勢思維,使本校達到養成具國際觀之高競爭力人才及建立高價值產研基地之目標。
為培育學生能因應職場驟變與各種可能衝擊之能力,除需養成跨領域專業技能與創新思維外,尚須具備多種內涵與素養,才可藉由多面向之具體能力發酵以面對各種挑戰。本校經多次研議擬定養成策略並融入校務發展計畫中,培育學生具備「十力」,以在職場能有持續成長動能,亦即:道德力(德)、知識力(智)、體能力(體)、群體力(群)、美感力(美)、企劃力、溝通力、就職力、國際力、科技力等。十力教育非僅係一種內涵與素養,且為一種可驗證的具體能力,除藉由相關課程與活動推動十力教育外,於103學年度訂定「銘傳大學校定十項基本能力檢核辦法」,檢核實施內容與品質及學習成效。
銘傳大學十力教育目標
項目 | 具體內容 |
道德力(德) | 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價值,陶冶現代公民應有的道德知識與道德實踐能力。 |
知識力(智) | 培養學生具備專業知識與跨領堿學習能力。 |
體能力(體) | 培養學生具備基本運動能力,養成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體適能。 |
群體力(群) | 培養學生具備團隊合作精神,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服務社會。 |
美感力(美) | 培養學生具備美學的涵養與人格,充實美感經驗。 |
企劃力 | 培養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創意思考與有效研擬執行工作計畫的能力。 |
溝通力 | 培養學生具備本國語文基本知識與中文寫作、溝通表達的能力。 |
就職力 | 培養學生經過學習過程之後,能夠順利就業、保持就業及在必要時獲得新就業的能力。 |
國際力 | 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英文溝通力,熟悉國際禮儀與開拓國際視野。 |
科技力 | 培養學生具備使用資訊工具,掌握資訊及行動學習的能力。 |
銘傳大學秉持「一念、三化、十力」之教育理念及目標,培育全方位、具競爭力之優秀人才。其中,一念為「人之兒女、己之兒女」之教育理念,期許教職員以視學生為己出之教育大愛精神,培育為國所用之人才;實踐專業化─理論實務並重、卓越化─追求教育卓越、國際化─具備團隊精神與國際視野之三大教育目標;十力為道德力(德)、知識力(智)、體能力(體)、群體力(群)、美感力(美)、企劃力、溝通力、就職力、國際力、科技力,培育學生具備「十力」,以在職場能有持續成長動能。以「管理治學,評鑑治校」之領導理念,針對本校訂定校務發展方向,逐年進行滾動式修正,進而以校務發展計畫來實踐一念、三化、十力以及本校自我定位之理念與發展方向。
113、114年度校務發展計畫配合教育部的發展重點以人工智慧(AI)、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從落實校務永續經營,進而推動永續發展之教育目標。五大子計畫分別為,「子計畫一:卓越教學」以提升教學成效;「子計畫二:精進學輔」以強調學生輔導及重視就業情形;「子計畫三:深耕在地」致力產學合作、推廣教育及大學社會責任;「子計畫四:拓展國際」以養成學生國際移動能力;「子計畫五:永續經營」以校務治理為基礎,確保本校永續發展能量。
卓越教學
本校以追求教育卓越,培養理論實務並重,具備團隊精神與國際視野之十力人才為宗旨,積極推動課程革新和教學精進,打造優質教學環境,提供完備的學習支持措施。子計畫一擬訂「1-1鞏固核心能力」、「1-2創新跨域教學」、「1-3深化十力教育」、「1-4優化教學環境」等四項執行目標,從課程、教學、學習面向實踐專業化、卓越化、國際化的教育目標,以十力教育驗證人才培育成果,培養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產業所需人才,並持續建構永續教育環境。
精進學輔
為實現永續發展之願景,力行「全面輔導、安心學習」的輔導目標,本校學生輔導旨在主動滿足學生需求,而不是被動地提供服務,不僅保障學生在學權益,也透過各種教育宣導和服務學習,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菁英和棟樑。子計畫二擬訂「2-1保障學生學習」、「2-2營造安全校園」、「2-3深耕學生輔導」、「2-4深化職涯發展」及「2-5厚植就業職能」等五項執行目標。以期能建立學生健全積極之人生觀及勇往直前之職場觀,協助學生適性發展,走出每位學生光明的康莊大道。
深耕在地
本校為履行大學社會責任,透過專業知識、人才培育和社會服務等行動,協助產業技術更新及地區環境文化保護,期望透過「深耕在地」建立強大的社會關係網,讓城鄉可以均衡發展,達到永續發展的理想與目標。擬訂「3-1發揮大學能量」、「3-2促進區域創新」、「3-3加值離島產業」、「3-4完善社區服務」等四項執行目標,讓住在城鄉、離島都可以安居樂業,弱勢社區與人群能得到大學的協助,享受幸福的生活。
拓展國際
在拓展國際的理念下,經歷廿多年的努力,已建立專業的國際化行政團隊和制度,配合雙語化校園,形塑多樣性豐富的課堂和學術氛圍,讓來自世界50餘國的在校境外師生,在學術、生活、研究和職業發展方面獲得全面的支持,更快速地融入校園生活,並提升學習的表現充分理解全球化合作與管理;結合高中以下的雙語化教學,藉由北北基桃人口數量、社會結構與政經資源的優勢,子計畫四擬訂「4-1活化夥伴聯盟」、「4-2提升國際交流」、「4-3拓展國際招生」、「4-4全面輔導支持」,透過本校深厚的國際化教育經驗,培育全球優秀人才,使學生回國後都能夠學以致用、充份就業。
永續經營
面對少子女化浪潮,在組織規模及資源整合上有穩健長遠規劃,透過強化教師研究能量、深化校務研究及優化組織人力,作為應變未來的穩固基礎。子計畫五擬訂「5-1推廣校院品牌」、「5-2優化校務治理」、「5-3精進校務研究」、「5-4形塑永續校園」、「5-5建構智慧環境」等五項執行目標,從推廣學校品牌,強化校務治理,朝向大學永續發展之目標邁進。
銘傳大學秉持「一念三化十力」之教育宗旨目標,培育全方位、具競爭力之優秀人才。其中,一念為「人之兒女、己之兒女」之教育理念,期許教職員以視學生為己出之教育大愛精神,培育為國所用之人才;實踐專業化─理論實務並重、卓越化─追求教育卓越、國際化─具備團隊精神與國際視野之三大教育目標;十力為道德力(德)、知識力(智)、體能力(體)、群體力(群)、美感力(美)、企劃力、溝通力、就職力、國際力、科技力,培育學生具備「十力」,以在職場能有持續成長動能。
本校校務發展計畫依據高教環境變遷、國家產業需求,研議發展策略,並依據每年重要績效指標(KPI)之達成,及校務研究之分析結果,定期進行檢討與修正,以提升本校整體績效與競爭優勢,奠定堅實的永續發展基礎。銘傳大學創校67年來堅持「人之兒女、己之兒女」之教育理念,兢兢業業穩健成長,辦學獲得社會肯定;系所評鑑、教學卓越、國際化等各方面表現亮眼,成為亞洲唯一獲得美國認證之高品質大學,逐步向全球知名大學之願景邁進。
規劃理念與程序
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以永續性、整體性、全面性、機制性等理念為制訂發展策略的基礎。
銘傳大學策略規劃四大理念
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依據大學基本任務、董事會設校理念及校長的辦學方針,並考量國家社會環境的需求等因素訂定。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擬訂程序如下圖所示。首先根據本校董事會及校長之辦學理念,由校務發展委員會研議學校定位與願景後,提報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審議通過,經校長裁示並向董事會報告後確立。研究發展處依據定位與願景,提報校務發展委員會進行PEST及SWOT分析,並訂定校務發展計畫總目標,提報校務會議審議通過後,由研究發展處會同中程校務發展規劃單位擬訂子計畫與執行策略。透過校務發展委員會研討中程校務發展計畫及各項配套措施,再由計畫執行之教學、行政單位據此研擬年度執行目標與行動方案。研究發展處並依據各單位所提送之資料,完成發展計畫草案,經校務發展會議完成討論,提報校務會議及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正式確立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計畫核定後,各教學、行政單位即分學年度執行,並定期提出執行成果報告,經研究發展處定期稽核成效與評估檢討,強化執行與策略更新,務求校務發展計畫的有效推動與精確落實。
中程校務發展計畫擬訂程序
自我定位
銘傳大學的自我定位為:「強調創新教學、重視應用性研究之國際化綜合大學。」本校旨在培養術德兼修,理論與實務並重、具責任感與團隊精神之專業人才,以應國家建設之需要。本校著重通識與專業教育的平衡,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提高教學品質;更堅持嚴教勤管之教學輔導原則,致力於提升師資質量、精進課程規劃與教學實務、善用科技以營造卓越之學習環境。為因應未來產業變革與高教挑戰,以「強調創新教學」,強化推展創新課程及跨域創新學習等方案,一方面致力於在教師教學、課程設計、學生學習各面向有創新作為;另一方面,也積極運用最新資訊技術,建設智能校園。
本校以「知識產業化、產業知識化」的務實理念,強化產學合作與互惠,給予學生與時俱進之產業新知,達到學以致用之教育目標;教師面則積極促進教師研發成果與產業聯結,尤其考量地域性,以本校所在校區之社區為優先目標。
本校以成為國際化綜合大學自期,90年即已建立國內第一所全外語授課之國際學院,多年來在國際交流、形塑校園雙語及營造國際氛圍不遺餘力,而國際學生數在國內大學中名列前茅,享有盛譽;通過MSCHE及AACSB等國際認證更是奠定銘傳大學為國際學府之重要基礎。
發展願景
銘傳大學的願景為:「致力於連結社區,實踐社會責任;接軌全球,成為亞洲頂尖、世界知名大學。」
為落實在地經營、深耕國際之宏觀願景,本校長期致力於連結社區,對於本校所在之士林、龜山及金門,發展聯結社區產業,如:管理學院企管系成立數位行銷實驗室、財金系成立FinTech基地,金融科技學院成立大數據統計研究中心、區塊鏈實驗室等,積極推動教學模式與實作環境的創新,強化課程與產業接軌;設計學院國土減災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福祉設計研究中心、健康科技學院魚菜農場、觀光學院觀光、餐旅暨休憩研究中心取得大量政府及產學合作計畫,在強調創新教學、重視應用性研究之定位下,推動師生深入社區服務,解決在地問題,除締造雙贏之綜效,邁向致力於連結社區,實踐社會責任之願景。
為因應全球化趨勢,實現本校成為「亞洲頂尖、世界知名大學」的願景,本校打造國際化大學特色,除領先全國率先成立國際學院外,並進軍美國申請高教認證,為亞洲唯一通過MSCHE認證之大學;而MSCHE認證也促成本校於102年7月通過美國教育部核可,於密西根州成立美國分校;本校於105年6月通過美國MSCHE再認證審核,取得該認證最長的十年再認證週期,此為本校辦學獲國際認可之實證,更為全球化之具體實踐。106年7月本校管理學院僅以三年半時間獲得美國國際商管學院聯盟(AACSB)的認證,並於112年11月再通過AACSB 維持認證,延續五年認證會員資格,證明本校教學、研究、國際化品質之優異,受到國際肯定。2017-2023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佈全球最佳大學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3),本校連續七年皆入榜。2018-2022連續五年為上海軟科教育公司「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社會科學領域中的「旅遊休閒管理學科」台灣第一、世界排名51-75。上述成果均說明本校在落實國際化方面之努力與成就。
與社區結合之社會責任實踐及國際認證參與,以及海外建校,為銘傳大學躍升成為亞洲頂尖、世界知名大學之重要策略,也具體實現本校「全球知識在地化,在地知識全球化」之理念。
短中長程發展需求
為持續達到本校中長程之目標,每學年度編列預算,將財務資源與校務發展策略緊密結合。經費規劃分為資本門及經常門,資本門部分為達成本校穩健成長、追求卓越的方向,逐年增購完善的教學設備,建設各系所專業教室,充實研究工具及打造雙語學習環境;經常門部分為達到學校穩健成長及追求卓越的目標,首重改善學校師資並致力提升教師研究能量,故本校校務發展規劃中,包括教學研究所需之經常門項目,除了以增聘專任師資及教師彈性薪資為首要之外,更以獎補助教師研究、提高教師研究意願為重。
銘傳大學113、114年度中程校務發展計畫經費規劃表(單位:萬元)
子計畫名稱 | 113年度 | 114年度 |
子計畫一:卓越教學 | 7,020 | 7,320 |
子計畫二:精進學輔 | 1,650 | 1,850 |
子計畫三:深耕在地 | 1,300 | 1,300 |
子計畫四:拓展國際 | 3,113 | 3,613 |
子計畫五:永續經營 | 917 | 917 |
總計 | 14,000 | 15,000 |
為能有效達成本校之定位及發展目標,逐年滾動式修訂本校校務發展計畫。整體規劃過程,乃以本校之辦學理念、定位及願景為基礎,並參考「國家經濟發展願景」、「產業人才需求」、「學校競爭優勢」內外在環境之SWOT分析,規劃出112-114學年度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
★ SO策略
- 本校辦校至今已逾一甲子,在教學創新上獨樹一幟,提出「十力教育」為本校特色。(S1O1O5)
- 本校辦理校務評鑑、系所評鑑等各項評鑑表現優異,辦學方面深受各界肯定,為使學生可以面對瞬息萬變的產業變化,在課程方面規劃「鞏固核心能力」、「創新跨域教學」,將三創、AI、SDGs、跨域學習、自主學習等趨勢與科技及職場競爭力相關專業知識,依各學系專業的需求,有系統的規劃課程架構,以落實學用合一。(S9S11O9)(S6O2O4)(S12T6)
- 有別於課堂教學,大學更重視是的全人教育,本校在課程之餘提供學校豐富的大學生活及輔導,從「深耕學生輔導」到「深化職涯發展」,從學生個人的品性,到畢業就業的職能,透過多元的學生活動與廣闊的實習機會,健全大學全人教育。(S9O9)
- 本校設有12個學院,包括:管理、法律、傳播、國際、教育暨語文、資訊、設計、社會科學、觀光、健康暨醫學工程、金融科技、共同等,為發揮本校產學量能,積極取得政府計畫、與地方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透過各學院領域專長,強化產學鏈結、落實大學社會責任;透過實務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更了解產業實務。(S1O3O4)
- 本校對於金門分部推動特色觀光不遺餘力,在金門設立分部,積極打造「金門海上樂園」,開設獨木舟、立式划槳、龍舟等各類水上活動課程,以提升高教公共性。(S8O3O7)
- 校務研究是學校各項決策的基礎,面對少子女化的浪潮,及高教全球化競爭激烈,完善校務分析平台,透過大數據的校務研究倉儲系統,掌握重要校務資料,使學校在進行決策更有效率且客觀。(S6O1O2)
- 本校將資訊新科技應用於教學、研究,已建置數位學習平台、無紙張系統、智慧教室開發系統等,未來持續將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廣泛應用於教師、學生、行政上,提升整體效能。(S6O2O8)
★ ST策略
- 本校畢業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透過畢業校友的企業或關係鏈取得許多實習機會,如:英業達集團、威剛科技、睿陽資訊等,透過7+1實習規劃,讓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實際接觸業界,「厚植就業職能」,提早了解業界所需技能,進而達到畢業即就業的目標。(S7S9T6)
- 面對少子女化的浪潮,再加上台灣大專校院廣布,為跳脫競爭激烈的台灣高教環境,本校早在民國90年發展國際化教育,積極擴招境外學生,透過優化招生價值整合、拓展境外高中生源,以持續站穩私校境外招生龍頭地位,走出嶄新的高教藍海道路。(S5T1)
- 本校設有12個學院,包括:管理、法律、傳播、教育語文、資訊、設計、社會科學、觀光、健康暨醫學工程、金融科技、共同教育等。各學院均有發展特色,如:國企系之國際商情、跨文化溝通、企業實務;犯防系之犯罪防治、公共安全、司法社工;應日系之的交換留學、雙聯學制;都防系之都市規劃設計、都市更新、土地開發、不動產等專業;心理系之諮商心理、臨床心理、工商心理。(S10O2)(S10T6)
- 本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姐妹校分布全球達387所,透過布滿各地的關係網,活化夥伴聯盟、提升國際交流。(S2S4O6)
- 本校自民國90年成立國際學院至今,有豐富的國際學生教學經驗,亦有完整的國際學生輔導支持,讓國際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安心學習,並能體驗台灣文化。(S2S3T1)(S9T2)
- 本校校友人數十七萬餘人遍布世界各地,面對少子女化的趨勢,再加上高教資源逐年減少,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運用本校資訊科技之優勢,推動線上募款系統,增加捐款透明度,強化校友連結,並定期辦理感恩活動,以凝聚校友對學校的認同。(S7T1T3)
★ WO策略
- 本校為傳統老牌私校,歷史悠久相對帶來硬體設備老舊的情況,因此本校逐年規劃「優化教學環境」,持續優化數位教學平台、建固網路硬體韌性,有效提升教學品質。(W8O1O2)
- 本校期許成為「AI人工智慧學校」,透過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等應用,「營造安全校園」,從學校學習到宿舍生活,都能安心就學,讓學生及家長放心。(W8O2)
- 本校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積極與地方政府及企業連結,本校觀光學院以「龜旅價值共創—從文化走讀到土地連結」獲112-113年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通過大學特色類萌芽型計畫,其他學院亦以為楷模,積極完善社區服務。(W2O4O5)
- 面對台灣眾多大學的競爭,學校應塑造品牌,有助於發揮市場區隔效力,並提升學校知名度以及利害關係人對學校的認同感,而在品牌行銷上,本校透過校內外各項媒體資料,宣傳學校特色;除了媒體宣傳,本校亦逐年有系統的規劃更新教學場域,以持續優化教學品質。(W1W8O1)
★ WT策略
- 為使部分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得以安心學習,本校為「保障學生學習」,規劃各項經濟協助措施、學伴學習等學生輔導項目,以減少學生因為經濟因素而無法完成學業的情況。(W5T5)
- 本校以商管起家,在產學方面雖不如農、工、醫學院之學校,仍致力發揮大學產能、促進區域創新,如:在都市防災方面,111年度取得連江縣、金門縣政府計畫;在健康醫療方面,亦有多項產學案件與亞東醫院合作等。(W2T6)
- 本校在國際化面向方面不遺餘力,但在本校學生出國交流進修/修讀雙聯學制人數尚有加強空間,已規劃MCU雙學位相關機制,與美國塞基諾州立大學、林肯紀念大學、泰國東方大學、韓國水原大學、澳洲西雪梨大學、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等簽有合作協議,以有效提升本校學學生出國交流進修/修讀雙聯學制人數。(W7T2T4)
- 面對少子女化的影響,本校111、112學年度已有千餘名的缺額,未來可預生源逐年減少;面對產業變化,學校應快速且精準的回應,為學生提供新興專業知識。本校成立「總量規劃研議小組」,透過專業任務團隊研議調整策略,使本校組織能符應社會發展。(W6T1T6)
- 本校教師整體研究表現仍有成長空間,且國際學術合作交流待加強。近年來聯合國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DGs),本校希望藉由「增進永續發展目標研究能量」之重點,鼓勵學院及研究中心跨學科合作,以深入了解永續發展議題,進而有效提升教師研究能量、強化國際學術合作交流。(W3W4T2)